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芯片采购

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党委书记佟桂丽)

1、浙江省科技厅厅长

5月29日下午,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主场活动在杭州举行,省委省政府专门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信慰问。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成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杨文采、谭蔚泓、叶志镇,“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陈芳允的亲属王遵明、陈晓南,省委主题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马林云、省科协党组书记吴晓东等领导出席活动。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主场活动以“点亮精神火炬,助力两个先行”为主题,由浙江省科协、浙江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结合浙江特色,以“播撒·希望之光”“守护·万家灯火”“奔赴·科创未来”三个篇章串联全场,通过舞台剧演绎、“两弹一星”元勋亲属访谈、院士演讲、青年科学家诗朗诵、科学家精神宣讲等形式,展现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接续拼搏,以奋斗之我筑强国之基的科技报国之情。

省委省政府在贺信中,向辛勤奋战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把握国家所需、规律所在、未来所向、新者所谓、发展所要,切实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浙江担当,在开拓创新中勇立潮头,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2、浙江省科技厅书记

王成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十分关心关爱科技工作者,坚持把创新摆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浙江辨识度和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域创新体系完成系统化构建,科技助推发展形成加速度态势,全民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强调,省委作出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把创新深化作为战略核心,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和国际重要产业中心。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浙江大地这块建功立业的热土上,厚植爱国情怀,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之志;坚持自立自强,持续攀登科技创新之峰;深化开放互鉴,坚定走好科技合作之路;秉持科学精神,不断激活科技人才之能。要主动扛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以“两个先行”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贡献更大智慧,在高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展现更大作为。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院士作《我的分子医学梦》主题分享,青年科学家代表胡新央、付彩云、李松涛、刘远联合表演诗朗诵《生命的火炬》,科学家精神宣讲大赛获奖者代表杨嘉苗以《芯火相传》为题通过讲述三代造芯人的故事,展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点亮精神火炬、传递科学薪火的探索和奋斗精神。

3、浙江省科技厅领导分管

活动现场还连线了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超重力场大设施现场、余杭蜜梨科技小院,发布了钱学森科学馆、浙大马兰工作室等第二批15家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并授予钱学森学校、竺可桢中学、苏步青学校、茅以升实验学校、蒋筑英学校、建功中学“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铭牌。“浙里”科学家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出征仪式的火炬在主会场上点亮。

书画、艺术品展览屡见不鲜,但浙江最具“科技感”的展览在哪?6月19日下午,浙江省最大的科技成果展览馆,浙江创新馆在“浙里好成果”平台建设暨浙江创新馆启动仪式上启动试运行。1000余个代表浙江尖端科技力量的科技成果在此集中亮相,从大国重器到民生农产品,浙江创新馆将成为常态化集中展示浙江科技创新成就,最具标志性、引领性、窗口性的展馆之一。

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纯、胡培松、高翔,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叶志镇,共同助力“浙里好成果”和浙江创新馆发展。未来,6位院士将和陈刚、张汝云等9位战略科学家在“浙里好成果”平台建设中,发挥成果推荐、遴选评价、跟踪咨询和应用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浙江省科技厅党委书记佟桂丽

什么是“浙里好成果”?聚焦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浙江省将定期遴选可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走向应用的科技成果进入“浙里好成果”榜单,推进成果月报、季度发布、年度榜单和常态化发布集成的成果发布机制。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佟桂莉表示,浙江将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力量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取得一批原创性、颠覆性重大科技成果。广泛凝聚各部门、省市县和全社会力量加速转化“浙里好成果”,系统构建“浙里好成果”的展示发布、合作交流、路演对接、交易转化等一体化平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实效。

新材料引领千亿广电产业发展,创新药物助力消除病毒性肝炎,AI产品辅助应用于各行各业和生活场景……活动中,“建立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生产线”、“创新药物转化的实践和思考”、“‘通义千问’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实践”、“动植物跨界光合疗法-人体再生修复新突破”、“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新药创制”、“可自发钻土的种子载体E-seed的转化和应用”等科技成果的团队代表介绍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成功之路。据了解,目前,6项成果均已入驻浙江创新馆,展现浙江创新力量。

“雨阳草帽且生风,田间地头常现身”,说的是谁?正是奔走山乡的科技特派员。自2003年以来,浙江20年间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2.4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奔赴山乡,扎进田间地头。这些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科技秀才”的人,手挽新技术与新思路的春风而来,唤醒的,是重重山间生机盎然的创新活力。

5、浙江省科技厅官网网址

“缙云黄茶可是茶农眼中的‘黄金茶’哩。”曾是浙江最年长科技特派员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称中茶所)研究员白堃元最难忘的回忆之一,就是他退休后刚到缙云县胡源乡担任科技特派员时,办了一次茶叶技能培训讲座,当堂就有茶农兴冲冲地汇报自己发现过一株特别的黄茶。职业敏感催促白堃元立即前去查看,果然,茶农的发现是一个新品种。经过白堃元的进一步培育,这种黄茶已经成为胡源乡的“摇钱树”。

确实,缙云黄茶的发展离不开“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科技秀才”们。2012年,中茶所派出研究员李强接替72岁的白堃元继续科技支农。李强着力挖掘本地“创新基因”,主持创建了缙云县茗源创新工作站,集21名省市科技特派员和13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力量,牵头组建缙云县科技特派员创新联盟,这在山区可是了不起的新名堂。

18年来,科技特派员不仅带来“新名堂”,更手把手带领农民培育起缙云黄茶产业。截至目前,缙云县黄茶种植面积近1.35万亩,产值近亿元。部分缙云黄茶企业的标准化车间已引入全自动数字化扁形黄茶生产流水线,可连续作业24小时,日产青叶上千斤,黄茶文化也成为缙云多地文旅兴农主打的文化品牌。

6、浙江省科技厅厅长

浙江的“科技秀才”们,可不止会种茶。今天的浙江山乡,一批批进乡入村的科技特派员被誉为“茶教授”“竹博士”“香榧研究员”,催生出一个又一个“茶叶村”“竹子乡”“红糖镇”“柑橘县”。截至目前,浙江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2.4万人次,实施科技项目1万余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万多项次,实现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浙江省金华武义创新食用菌公司的一间大棚里,数万根三四十公分长的食用菌菌棒排列得整整齐齐,正静静等待着菌菇“崭露头角”的时刻。

“只要闻到大棚里这股香气,浑身上下就充满了干劲。”这几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蔡为明又到武义来查看菌棒。这些菌棒是菇农们一年营生的盼头。在蔡为明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武义之前,种菇是当地出了名的苦活累活。菇农们自己选料、人工装料,为了灭菌,装好的料棒还要在土灶里烧上几天几夜。可即使没日没夜地守着,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菌棒报废。

7、浙江省科技厅书记

担任科技特派员15年,蔡为明一有空就往武义跑。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正是他和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当地办起来的,他们还建设了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生产基地,只为开发现代化菌棒生产技术。

“科技特派员与派驻地企业和专业大户联办企业,这些‘秀才’与我们农户就紧紧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了。”武义县泉溪镇车苏村的菇农傅杰说,蔡老师带着团队育新种、推新法,改变了菇农们的“活法”,“种了20多年的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又轻松又有保障” 。

目前浙江全省科技特派员已牵头或入股兴办农业企业(合作社)500多家,建立利益共同体1632家。

8、浙江省科技厅党委书记佟桂丽

近年来,浙江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专业领域逐步自农业领域扩展至全产业领域,更多新兴产业发展的症结问题,获得了精准药方。

2022年10月,针对山区县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层次不够高、平台支撑不够有力等短板问题,浙江省科技厅进一步出台《聚焦山区26县“一县一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技特派团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聚焦强化工业领域科技特派员服务支撑,发挥科技特派团多学科、跨单位的组团优势,帮助山区县精准匹配和对接全省高能级创新平台等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山区县集聚。

2023年初,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刘清君成为仙居科技特派团医疗器械帮扶组组长。

9、浙江省科技厅官网网址

在前期调研中,刘清君了解到,虽然地处山区,但仙居的医疗器械产业已经发展出可视化诊断设备、精准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复理疗设备、高端医用耗材等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大、盈利水平较高的四大细分领域,处于从自发摸索发展到锁定目标跟跑阶段,特别需要产学研紧密协作来克服提速发展的瓶颈。

“我们‘进山’就是要联合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学术力量与‘仙居医械小镇’的产业力量,形成可持续创新的平台,争取形成‘研、产、医’紧密协同的合作体系,打通医疗器械产品落地的‘研发难’和‘注册难’的‘任督二脉’。”刘清君说。

从“特派员”到“特派团”,浙江的“科技秀才”为山乡带来浩荡春风,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性,正在这春风里成长起来。

10、浙江省科技厅厅长

《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已于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省首个贯彻落实《科普法》的地方性法规,也是党的二十大后,全国首个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地方性法规。

6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田梦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土法、省科协副主席陆锦,就党政部门、科普人才、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进行专题解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始终践行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理念,推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发扬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浙江精神和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守正创新、先行先试,不断推进科普工作在浙江大地创新实践,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群团助力“双减”、公共场馆科普化、院士科普教育基地等一批实践探索,先后被中国科协点赞或在全国推广,打造了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浙里科普”品牌,浙江公民科学素质持续上升。根据中国科普研究所2022年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7%。继续位居省区第二、全国第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3%)2.77个百分点。